小茶叶发展成大产业,成为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强村富民的重要产业。一直以来,紫薇镇坚持“生态、绿色”的发展思路,利用自然资源优势,推动茶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
悠悠历史韵茶香
巍巍武陵山脉深处,有一处神奇灵秀之地——梵净山。紫薇镇坐落在梵净山西部。这里,山林繁茂,清风明月,山光共水色于一处。
初冬,微寒。走进紫薇镇团龙村,云雾缭绕,笼罩着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,增添了几分雅致。“紫薇镇种茶历史悠久。”一进村,便听到村党支部书记柴华这样介绍。
据记载,早在明洪武二年,当地柴姓人家就开始种茶,逐渐形成独有的制茶技艺。生产的“雷公茶”“合闪茶”进贡朝廷,被奉为上品,御赐为“贡茶”。团龙村的“贡茶”,至今声誉不减。
“我们村最古老的茶树,至今已有600多年。”据中国茶学界鉴定,此茶树是中国现存人工栽培最早的茶树,被称为“中国茶树王”“紫芽茶树王”。
600年,沧海桑田,日新月异。这棵古茶树历经岁月变迁,依旧朝气蓬勃,生机盎然。
“生长在森林里的古树茶,山野之气强烈,喝下去苦涩,但回味甘甜,煨出来的茶水颜色是板栗色,有一种浓郁的清香感。”柴华打小就听见村里的老人这样念叨。
源于悠久的历史,为紫薇镇的茶叶发展埋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近年来,该镇全力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,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,抓实抓好“五统”改革模式,实现茶叶产业统一流转、统一管护、统一收购、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,有效破解茶叶发展之困,助推茶产业发展。
“紫薇镇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核心保护区,发展绿色生态产业,是我们推进‘强村富民’的重要抓手,是带动农户增收、产业增效的重要举措。”该镇党委书记石丽蓉说。
家家户户喜种茶
1987年以来,历届印江自治县委、县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,规模化、标准化持续推进茶产业发展。
从一株古茶树,到满山植新茶,紫薇镇实现了从“小茶叶”到“大产业”的华丽转身。立足资源优势,紫薇镇将茶产业定位为农业特色产业。正是这一定位,自2010年来,该镇开始大力发展生态茶叶产业。
行走在紫薇镇田家湾、官寨、大水溪等村,只见一片片绿叶迎风摇曳,构成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绿色画卷。
“甘家沟,田大丘,三年两不收。自从种上茶,才获大丰收”。这是田家湾村甘家沟组真实写照。过去,田家湾村因地势高寒、沟壑纵横,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。
受限于交通和自然条件,当地群众只能靠天吃饭或外出务工。这些年来,该村发展起1000多亩茶叶后,不仅鼓起了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还成就了一片绿色富民产业。
“我们村的茶叶从2011年开始种,已覆盖到全村1154人,实现了‘人均一亩茶’。”村副主任田仁德介绍,起初是源于退耕还林,通过村集体经济流转650亩土地种茶。群众们看到种茶效益好,开始争相种了起来。
“茶青采摘和茶叶管护有4000多元,土地流转费用1400元。”茶山上,甘家湾组70多岁的老人甘廷向正在进行茶叶冬管。今年,他和妻子两人在村里就挣到了一万多块钱,心里很满足地说道:我们这把年纪还能挣到这些钱,够日常生活费用了,给子女减轻点负担。
在紫薇镇,像甘廷向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。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一份收入,幸福感、获得感正不断提升。
田家湾村茶产业只是紫薇镇茶叶产业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该镇茶叶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,覆盖全镇13个村,共有19家大小加工企业。
2022年,紫薇镇春茶茶青采摘数量40余万斤、夏秋茶茶青采摘数量250余万斤,茶叶产值3780万元,带动1200余户3000余人增收,实现30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。
昨日荒山,今日茶山,明日金山。一片叶子,富了一方百姓。
久久为功迎收获
“轰隆隆,轰隆隆......”眼下正是茶叶冬管重要时节,官寨村400亩茶叶基地里,两名村民手持剪枝机,穿梭在茶山之间。
今年,为了让茶园提质增效,让茶农增产增收,官寨村按照50元每亩从公司流转到村集体。“一是为了把弃管撂荒的茶园管护起来;二是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,经统一管理,既能让老百姓增收,又能有效盘活这片成龄茶园。”石丽蓉说道。
“通过‘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’的模式,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,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。”官寨村茶叶产业基础深厚,村支书、主任戴飞信心满满。
预计明年翠峰茶产量约4000斤,夏秋茶产量2.1万斤,产值189万元。官寨村茶叶迎丰收,全村1017人参与分红。
茶叶下树率上去了,加工生产又成为困扰老百姓的新难题。田仁德回忆,过去是茶贩子上门收购茶青,市场不稳定,价格不理想,村民积极性受挫。
龙头带动、公司化运作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紫薇镇茶叶发展的新局面是从成立尖峰村茶厂开始的。茶厂成立后,统筹全镇茶叶生产加工、产品销售等,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。石丽蓉介绍:“通过统一流转、统一管护、统一收购、统一加工、统一销售,确保产品的品质,使茶产业种植走上了标准化、品牌化的发展之路。”
久久为功,行稳致远。紫薇镇茶产业从无到有,成片荒山变万亩茶山,茶叶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、富民产业,“小叶子”书写了乡村振兴的“大文章”。
来源:天眼新W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